游客发表

貴州首次利用古DNA對惠水清水苑大洞遺址進行研究 逐步揭開人類遷徙的“秘密”

发帖时间:2025-11-01 17:03:55

貴州首次利用古DNA對惠水清水苑大洞遺址進行研究 逐步揭開人類遷徙的“秘密”
貴州首次利用古DNA對惠水清水苑大洞遺址進行研究 逐步揭開人類遷徙的“秘密”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多彩貴州網·眾望新聞訊(記者 應騰):“我們從哪裏來?我們的祖先經曆過怎樣的遷徙?”在這個人類演化的“千古謎題”上,貴州首次利用古DNA對惠水清水苑大洞遺址進行研究,逐步揭開人類遷徙的“秘密”。
10月13日,記者從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據貴州清水苑大洞遺址古基因組研究最新成果表明,在距今1.1萬年甚至更早時期,中國南方的古人類可能就已經南下,與東南亞人群產生了基因交流。
在貴州省惠水縣清水苑村,有一座石灰岩溶洞,當地人稱為“大洞”。
“1998年,貴州考古學者在清水苑大洞發現豐富的石製品、骨製品、灰燼層和哺乳動物化石等遺物。”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張興龍告訴記者,2013年9至11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對清水苑大洞進行考古發掘。
發掘期間,出土石製品2398件,水鹿,獐,竹鼠,黑熊等動物化石及碎骨2000多件。更重要的是,考古學家還發現一件距今約1.1萬年的古人類下頜骨。根據測年結果顯示,古人類在該洞穴內活動的時間,距今大約在1.1至1.4萬年之間。
據現有考古學、語言學和古DNA研究指出,距今4000至2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到青銅時代早期,東南亞大陸和東亞進行過廣泛的人群遷移,中國南方地區農業人群南下遷徙至東南亞,並與當地居民混合,這一事件被認為和農業的擴散有關。
那麽,新石器時代及更早時期,東南亞和東亞古人群之間是否發生過遷移事件?古人類化石中能尋找到答案嗎?貴州清水苑大洞遺址發掘出的遺物,能回答這個備受關注的古人類學問題嗎?
針對這一問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付巧妹團隊、裴樹文研究員與貴州文物考古研究所張興龍副研究館員、雲南文物考古研究所吉學平研究員、中科院昆明動物所彭旻晟副研究員等開展合作,對距今1.1萬年左右的中國南方地區貴州清水苑大洞人和廣西隆林人進行“線粒體全基因組”研究。
而這,也是目前東亞南部乃至東南亞最古老的人類遺傳學數據。
“線粒體全基因組”研究,簡單理解就是利用古人類的DNA,來了解當時人群的遺傳關係,從而了解“當時的人類發生過什麽”。
最終,古基因組序列分析顯示,廣西隆林和貴州大洞樣本的6257A和11518A兩個突變位點,僅存在於東南亞現今現代人樣本中,在東亞現今現代人樣本中未觀察到。這表明,可能在距今1.1萬年乃至更早時期,東亞南部與東南亞存在自北向南的人群遷移。
“這隻是揭開人類演化史的冰山一角,由於目前尚無同時期的東南亞樣本,1.1萬年前的北人南移假說還需要進一步研究驗證。”張興龍告訴記者,在接下來的研究中,還將進一步補充更多中國南方及東南亞的數據,結合核基因組的分析,更深入探究新石器早期以及舊石器晚期東亞及東南亞現代人遷徙、擴散問題。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