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发表

標簽團隊:兩隻南極藍鯨的故事

发帖时间:2025-11-01 14:40:28

標簽團隊:兩隻南極藍鯨的故事
兩隻衛星標記的南極藍鯨首次深入了解了這些極度瀕危的海洋巨鯨在覓食地的活動和行為。Credit: Australian Antarctic Division
(神秘的地球uux.cn)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by Pensoft Publishers):十年前,弗吉尼亞·安德魯斯·戈夫博士乘坐一艘六米長的船的船首斜桅,一條30米、120噸重的南極藍鯨在旁邊浮出水麵。
那一天,在南大洋,她成為第一個,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在這兩個極度瀕危和罕見的巨人身上部署衛星標簽的人。
當時,她的成功為聯合國國際法院的一個案件增添了分量,表明可以在不殺死鯨魚的情況下對鯨魚進行科學研究。
澳大利亞南極分部的Andrews Goff博士和她的同事現在在《生物多樣性數據期刊》上發表了2013年這項工作產生的兩條衛星軌跡。
這些軌跡可以深入了解動物在覓食地的運動和行為,並說明成功定位、標記和追蹤南極藍鯨所需的重大後勤挑戰。
Andrews Goff博士說:“這是一個獨特的數據集,非常具有挑戰性,不幸的是,10年來沒有人能夠生成更多的數據。”
“我們對南極藍鯨的遷徙和分布、它們遷徙的地方、覓食和繁殖的地方知之甚少,我們也不了解它們從捕鯨中恢複時可能麵臨的威脅。”
問題的一部分是,這些動物很難找到。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的商業捕鯨導致約29萬頭南極藍鯨死亡,占總人口的90%。到20世紀90年代末,全世界南極藍鯨的數量估計為2280頭。
早在2013年,研究團隊就使用了新的聲學跟蹤技術來檢測藍鯨的叫聲,並在1000公裏外的地方對它們的位置進行了定位。一旦鯨魚出現在視線中(在兩個不同的位置),一名專家船員就靠近它們快速移動的目標。
衛星標簽顯示,鯨魚在13天內旅行1390公裏,在74天內旅行5550公裏,平均每天超過100公裏。
Andrews Goff博士說:“這兩隻鯨魚做了完全不同的事情,但顯而易見的是,這些動物可以很快地旅行。”
標簽團隊:兩隻南極藍鯨的故事
科學家乘坐6米長的船接近一條30米長的藍鯨。(Credit: Kylie Owens/Australian Antarctic Division)
“如果你考慮到這些動物移動的距離和速度,保護更廣泛的種群免受潛在威脅將是一件棘手的事情,因為它們可能在一個進食季節內繞過南極洲。”
自從獲得這些軌跡以來,新的分析方法為數據添加了一些行為背景。
觀察到了兩種移動速度——平均4.2公裏/小時的“在途”速度更快,2.5公裏/小時,被認為與搜索或覓食相對應。
Andrews Goff博士說:“看起來鯨魚可能會在一個區域徘徊覓食,然後迅速移動到另一個區域,在那裏徘徊覓食。”。
“有些地區可能比其他地區更適合飼養。從管理的角度來看,了解是什麽使這些地區變得重要是很好的?”
安德魯斯·戈夫博士表示,即使是兩個樣本,衛星追蹤也將有助於國際捕鯨委員會對南極藍鯨的管理,提供藍鯨覓食生態、棲息地偏好、分布、移動速度和攝食的初步見解。這些將為2024年開始的南極藍鯨的深入評估提供信息。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