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目前,智能音箱的發展可以說剛剛起步。參與的企業很多,先前京東和科大訊飛聯合開發“叮咚”,今年6月,喜馬拉雅推出智能音箱“小雅”;7月,阿裏發布“天貓精靈”、小米推出“小愛同學”;8月,出門問問推出“Tic home”;11月,百度推出智能音箱“raven H”……BAT的巨頭們之所以開始涉足智能音箱這個行業,根本原因在於他們已經嗅到智能語音交互的這片藍海。

所有命令,將隻需要一句話。消費者通過智能音箱,不僅能實現音樂播放、定時提醒,其智能之處在於語音交互,即通過語音來操控家居產品,無需親自“動手”,就可實現對家電的語音控製,從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我們的雙手。
據奧維雲網(AVC)線上監測數據顯示,10月線上智能音箱市場銷售2.5萬台,從品牌來看,叮咚以29%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一,天貓精靈21%列第二位,新晉品牌小米以15%的份額前進至第三。
從價格來看,之前小米音箱以299元的價格重新改變了對整個行業的認知。在剛過去的天貓雙11晚會上的很多環節,也充分展示了人工智能這個高端黑科技。雙11當天貓精靈以99元的福利價使銷量瞬間破百萬台,這無不告訴我們:國內消費者對智能音箱的潛在需求是存在的,甚至還是比較龐大的,隻是因為消費者對於智能音箱的需求臨界點在於價格,是擺在消費者眼前的一道防線。今年“雙11”期間,天貓、京東分別以99元和49元的價格血洗智能音箱市場,率先打破了第一道價格防線。
隨著智能音箱的生產成本不斷降低,其市場價格下降也將是必然趨勢,最終達到一個消費者能接受的價格,行業便會逐漸進入成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