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極洲西摩島發現的神秘化石證屬已滅絕海洋爬行動物的軟殼蛋

研究人員指化石應是一種已絕種的巨型海洋爬蟲類產下的蛋。圖為畫家構想圖。

該種巨型爬蟲類或屬滄龍科爬蟲類(圖)。圖為畫家構想圖。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東網:一個古生物學家團隊周三(17日)在科學期刊《自然》發表報告,指他們經生物及化學分析後,證實一個約10年前在南極洲出土、貌似“漏氣足球”的化石,其實是現已絕種的海洋爬蟲類於6800萬年前產下的蛋,或屬於滄龍科。研究人員指,該蛋蛋殼柔軟,是有史以來發現最大的軟殼蛋。
該化石約28厘米乘18厘米大,2011年由智利國家自然博物館科學家羅傑斯(David Rubilar-Rogers)與智利大學的學者,在南極洲西摩島(Seymour Island)海岸發現,之後一直收藏於博物館內。羅傑斯等人對它究竟是甚麽茫無頭緒,直至前年一名地質學家指化石可能是凹陷了的蛋,他們遂與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古生物學家勒讓德爾(Lucas Legendre)一起著手研究。
勒讓德爾等透過顯微鏡,發現該化石內有數層膜狀物痕跡,證實它是蛋。他們起切以為是恐龍蛋,由於在南極洲生活的恐龍都較細小,不可能產下如此大的蛋。而且恐龍蛋殼都是堅硬的,這隻蛋的結構反而與現時的蛇或蜥蜴等卵胎生爬蟲類,在分娩出小動物後才形成薄而軟的殼近似。
由於化石內沒有動物骨頭,無法研究它是屬於哪種生物,研究人員於是將259種現存的爬蟲類動物樣本與化石比較,最後認為化石是已絕種的海蛇或海蜥蜴的蛋,或與6600萬年前絕種的滄龍科有關。
相關報道:科學家確認白堊紀“海洋霸主”滄龍的蛋化石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新華社聖地亞哥6月21日電(記者尹南 張笑然):由智利和美國科學家聯合開展、日前發表在英國《自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確認,一塊2011年在南極洲發現的化石是白堊紀“海洋霸主”滄龍的蛋化石。
參與研究的智利國家自然曆史博物館古生物學家戴維·魯維拉爾對新華社記者說,他同智利大學古生物學家羅德裏戈·奧特羅於2011年在參加智利南極研究所舉辦的科考活動時,在南極西摩島發現了這枚化石。
據魯維拉爾描述,這塊卵圓形化石看上去表麵光滑,“像一個泄了氣的足球”。當時研究人員都不了解其來曆,於是長期將它存放在智利國家自然曆史博物館。每當遇到來訪的地質學家或古生物學家,他總會詢問是否知道這一化石的來曆。
2018年,到訪博物館的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古生物學者朱莉婭·克拉克指出,這可能是被壓扁的軟殼蛋。魯維拉爾說,研究人員曾推測過這是鱷魚、烏龜等的蛋化石,但是它們的蛋通常是硬殼,而蜥蜴、蛇等爬行動物多產軟殼蛋。
通過電子顯微鏡觀察,研究人員認為,這應該是6800萬年前白堊紀晚期滄龍的蛋化石,估計原先的蛋總重約6.5千克,長約29厘米,大小僅次於已滅絕的象鳥的蛋。滄龍是一種大型的肉食海洋古爬行動物,有白堊紀“海洋霸主”之稱,和今天的蜥蜴親緣關係較近。
魯維拉爾說,通常隻有硬殼蛋才能作為化石保存下來,而軟殼蛋很容易分解,因此這塊化石非常難得。通過對它的研究,可以進一步了解中生代大型海洋爬行動物的繁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