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森廣隆 >家用醫療器械成必備“小家電” “學醫”會是好出路嗎? 正文

家用醫療器械成必備“小家電” “學醫”會是好出路嗎?

时间:2025-11-02 10:23:02 来源:网络整理编辑:森廣隆

核心提示

【家電資訊-家電新聞-行業新聞,作者:編輯】雙11促銷活動如火如荼開展,從品類來看,今年“買健康”依然是不變的旋律之一,多個電商平台健康品類商品均取得開門紅。其中,伴隨人們健康

【家電資訊-家電新聞 - 行業新聞,作者:編輯】

  雙11促銷活動如火如荼開展,從品類來看,今年“買健康”依然是不變的旋律之一,多個電商平台健康品類商品均取得開門紅。其中,伴隨人們健康預防意識不斷強化,以及家用醫療械智能化、小型化,家用醫療器械有成為家中必備“小家電”的趨勢。

  雙十一,買健康

  數據顯示,天貓“雙11”預售首小時,天貓健康多個品類成交額同比翻倍增長,鮮燉燕窩、醫用修複貼、激光脫毛儀、HPV疫苗、靈芝孢子粉、深海魚油、彩色隱形眼鏡、益生菌、中老年體檢套餐、輔酶Q10成最受消費者歡迎的健康產品。

  營養滋補品成交實現三位數增長,燕窩、人參、靈芝、冬蟲夏草成為“滋補四大金剛”。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醫療器械家庭化、智能化、小型化,可以滿足家庭場景下像護理、保健、診療等多項健康管理需求的家用醫療器械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數據顯示,天貓雙11預售首小時,呼吸機成交同比增長250%,製氧機成交同比增長130%,助聽器成交同比增長425%。此外,電子艾灸、按摩器材、電動刮痧儀成最熱門“養生三件套”。

  家用醫療器械指在家庭場景下以檢測、治療、康複保健為目的醫療器械,和醫用醫療器械相比,具有簡單易用、體積小巧等特點。分析人士認為,隨著當下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生活壓力累計等各種原因,現在不少都市人都有“亞健康”的毛病,“養生”成為了頭等大事,而且近年來慢性病也有呈現低齡化、擴大化的趨勢,不少人已經從“被動治療”往“主動檢測及預防”觀念轉變,家用醫療器械產品將會日益成為人們剛性需求,這是全民健康發展的必然趨勢。從目前來看這一速度正在不斷加快。

  據阿裏健康研究院與天貓健康發布的《診療家庭化消費趨勢洞察》顯示,小型化、智能化、多功能的家用醫療器械,在健康電商平台受到消費者熱捧。2/3的健康電商用戶購買過家用醫療器械。2022年,健康電商平台器械類用戶占比65.1%,線上消費規模同比增幅達30%以上,增速明顯。用戶對“小”的搜索量增三倍以上,“家用”“智能”的同比增速分別為113%和70%。

  在消費人群方麵,健康管理的主力由銀發一族逐漸向Z世代年輕人轉變,數據顯示,00後對家用醫療器械的搜索熱度位居第一,增速是70後的1.5倍以上。在天貓健康平台,呼吸健康、健康監測、醫療級個人護理、中醫保健、康複護理成為線上消費者最愛的五大熱門品類。

  蓬勃發展黃金期

  據研究機構測算,中國家用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從2017年的533.3億元增長到2021年1025.3億元,2017-2021年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14.16%。隨著慢病人口、老齡人口的增長,以及居民消費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未來家用醫療器械市場將進一步下沉,觸及觸及更多消費者,為市場帶來持續的增長動能,預計家用醫療器械市場2026年將達到1783.6億元,2021-2026年CAGR為11.14%。

  行業人士認為,此前疫情促使了公眾健康意識的覺醒,在後疫情時代,公眾對於自我健康的管理要求越來越高,以往的“被動治療”觀念逐步轉變為“主動健康”,形成了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健康管理理念。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隨著藥物和醫療器械技術的發展,一些簡單的醫療流程得到大大簡化、安全性和可靠性也在提高,對使用者所需要配備的知識和技能要求也相應降低,即便不是專業人士,消費者可以很輕鬆地借助家用醫療器械完成如預防、診療等健康管理需求。

  以呼吸機舉例,數據顯示,全球有10億人睡眠時會打鼾,光在我國,就有大約2億人睡眠時會打鼾,打鼾在醫學上被稱為呼吸暫停綜合征,容易誘發包含高血壓在內的各種疾病,而使用家用睡眠呼吸機,是目前治療打鼾、睡眠呼吸暫停的有效方法之一。在綜藝節目《披荊斬棘的哥哥》中,歌手胡海泉就表示為了不影響室友睡覺,自己主動戴上睡眠呼吸機。而為了讓呼吸機使用更加方便,有廠商改良出更加小型的口袋呼吸機,方便隨時使用和攜帶。公開數據顯示,中國睡眠和呼吸護理市場持續接近20%的增長。2020年中國家用無創呼吸機市場規模為12.3億元,預計2025年將達到33.3億元。憑借製造業優勢和全球認可度提升,國產家用呼吸機出口潛力同樣巨大。

  在政策方麵,“健康中國”戰略被寫入十三五規劃綱要,《健康中國2023規劃綱要》指出,到2030年,基本實現健康公平,主要健康指標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到2050年,建成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相適應的健康國家。在此背景下,《“十四五”醫療裝備產業發展規劃》、《“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等出台,醫療器械產業正引來蓬勃發展的黃金期。

  轉行“學醫”?

  從血氧儀到製氧機、呼吸機,其背後所指向的,是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健康訴求,以及由此帶來的一個龐大的家用醫療器械市場。除了專業的醫療器械設備企業外,也不乏跨界而來的各領域玩家,其中就包括家電企業。

  在日前的小米年度新品發布會上,小米發布了通過中國藥監局二類醫療器械注冊的小米腕部心電血壓記錄儀。同時,小米還宣布,與北醫三院達成血壓健康管理戰略合作,正式向“更加專業的醫療健康領域”邁進。天眼查App顯示,10月12日,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申請注冊多個“XIAOMI HYPEROS”“REDMI HYPEROS”“POCO HYPEROS”商標,國際分類涉及廣告銷售、醫療器械、科學儀器等。

  對此,家電網主編李韜表示,家電企業跨界醫療領域已非什麽新鮮事,像醫療領域“三巨頭GPS”,美國通用、西門子、飛利浦均是以家電業務起家,然後在發展轉型中轉向醫療領域。家電跨界醫療器械領域的邏輯,是醫療設備與家電產品同屬電子製造業,其資金、技術、科研團隊都具備良好的基礎,可以迅速同醫療行業有效接軌。此外,經曆了多年的產品與品牌背書,家電企業生產的健康醫療產品會更容易贏得消費者信任,方便更好地打開市場。

  相比起專業的醫用醫療設備,家用醫療設備門檻更低,這意味著跨界的家電企業可以更好地發揮自身在製造和渠道上的優勢,同時也不用擔心會遇到技術壁壘,即便要付出學習成本,也不會太高。

  行業人士認為,對於進行多元化布局,尋找新增長點的家電企業而言,目前來看“學醫”或許是個不錯的方向。

分享



免責聲明:家電資訊網站對《家用醫療器械成必備“小家電” “學醫”會是好出路嗎?》一文中所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有部分內容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本站所轉載圖片、文字不涉及任何商業性質,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不承擔任何侵權責任。聯係QQ:411954607

本網認為,一切網民在進入家電資訊網站主頁及各層頁麵時已經仔細看過本條款並完全同意。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