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发表

從多維度數據看製造業發展“新態勢”

发帖时间:2025-11-02 08:05:34

【家電資訊-家電新聞 - 宏觀視點,作者:編輯】

  今年前10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6%,繼續保持較快增長,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3.6%,製造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10.4%;目前全國“5G+工業互聯網”在建項目超過4000個……近期發布的多項數據顯示,我國製造業投資持續升溫,產業升級步伐加快,新動能不斷積蓄。

  ——築牢實體經濟“壓艙石” 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9.7%

  今年以來,一係列穩增長政策發力,企業運行狀況得到改善,製造業生產繼續呈現恢複態勢。

  從利潤看,國家統計局11月27日發布數據,前10個月,裝備製造業利潤同比增長3.2%,增速較1至9月份加快2.6個百分點,連續6個月回升。電氣機械行業受新能源產業帶動,利潤大幅增長近三成。汽車行業今年以來累計利潤首次由降轉增。

  從企業活力看,國家稅務總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截至11月10日,全國裝備製造業采購設備投資同比增長9.8%,發展動能進一步增強。

  從投資看,1-10月份,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9.7%。同時,從近期地方發布的數據看,今年前10個月,製造業成投資增長主要拉動力,且不少地方的製造業投資進度快於預期。

  例如,浙江省經信廳數據顯示,截至11月26日,浙江六百餘個投資10億元以上的製造業重大項目實現年度投資計劃超過100%,進度快於預期。江蘇省工信廳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450項省級重大工業項目完成全年計劃投資的95.5%,預計可提前一個月完成年度目標。

  “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今年前10個月,我國製造業投資增速處於2015年以來同期較高水平,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超過四成。在製造業投資強有力的支撐下,工業經濟韌性彰顯,實現穩定恢複。”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工業運行研究室主任喬寶華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

  ——積蓄新動能 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長23.6%

  特別是,前10個月,高技術製造業呈現了多個方麵增長,反映出蓬勃發展的態勢。

  看增加值——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0月,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6%,比上月加快1.3個百分點。

  看投資增速——前10個月,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3.6%,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0.2個百分點。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投資、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製造業投資增幅近三成。

  看產品產量——10月,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光伏電池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84.8%、81.4%和69.9%,繼續維持高景氣。

  “縱觀多方麵數據,尤其是前10個月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速領先製造業投資增速13.9個百分點,反映出高技術製造業是工業經濟穩定增長和動能加快轉換的重要引擎。”喬寶華說。

  究其原因,喬寶華認為,今年以來穩工業一攬子政策發揮了積極作用,特別是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和專項債加速推進,助推了投資項目落地。同時我國不斷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係,加大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持續激發了企業加大創新投入的動力。

  ——數字化轉型加速 技改投資同比增長10.4%

  隨著製造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和綠色轉型持續深入,製造業技改投資保持較快增長。

  根據地方最新數據顯示,1-10月份,山東全省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7.3%;滾動實施投資500萬元以上的技改項目11621個,提前完成全年任務目標,技術改造的穩投資作用進一步提升。河北、河南等地前10個月工業技改投資均呈現兩位數增長。

  從全國範圍看,1-10月份,製造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10.4%,增速高於全部製造業投資0.7個百分點;技改投資占全部製造業投資的比重為40.9%,比上年同期提高0.2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出,技改投資對製造業投資恢複向好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建投投資研究院主任張誌前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在新技術驅動下,數字化轉型是新產業培育的有效途徑。深入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製造業深度融合,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不僅有助於企業降本增效,還將進一步推動製造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與此同時,1-10月份,工業軟件產品收入同比增長12.8%;10月份,工業控製計算機及係統、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分別增長44.7%和14.4%;目前全國“5G+工業互聯網”在建項目超過4000個,培育了一批5G全連接工廠標杆……不同維度的數據折射出製造業加速向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的趨勢。

  “發展實體經濟離不開製造業的創新與引領。”張誌前說,隨著我國創新能力持續提升,更多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將不斷湧現,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將延續快速增長態勢,釋放發展新動能。 

分享



免責聲明:家電資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有部分內容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本站所轉載圖片、文字不涉及任何商業性質,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不承擔任何侵權責任。聯係方式:[email protected]

本網認為,一切網民在進入家電資訊網站主頁及各層頁麵時已經仔細看過本條款並完全同意。敬請諒解。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